各培养单位、同学们:
为进一步丰富学校研究生课程体系,拓展学生学术视野、提升跨学科领域知识水平,学校推出了研究生素质拓展系列课程,实验动物科学研究与应用模块是其中重点模块之一。
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主要由学校实验动物中心负责组织协调,以讲座的形式,邀请资深动物模型专家与团队授课,围绕实验动物科学研究与应用,从科学与伦理、规范化实操技能、疾病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前沿视野拓展等方面为学生今后独立开展高质量、可重复的动物实验研究奠定基础,全面助力科研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上课对象
51视频 全体在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均可报名,不限专业)
三、学习形式
课程采用线下系列讲座形式进行,共计四期。课程实施签到签退,完整听完一期可作为一次学术讲座,在学术报告卡上盖章一次(笔记内容须填满三分之二页,签退后现场盖章,逾期不补盖)。完成全部四期课程学时,可获得学校颁发的结课证明。
△实验动物科学研究与应用系列讲座第二期安排
时间 | 主讲人 | 地点 | 讲座主要内容 |
11月14日 13:30-15:45 | 王帆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现任职国内知名高科技生物技术企业核心部门负责人,曾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实验动物领域和临床转化相关SCI论文7篇,作为共同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拥有超过13年的临床前动物模型开发及应用经验,长期专注于动物模型的特性与应用研究,精通药理、药效、毒理及肿瘤等领域常用模型的构建及科学选型策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战经验。 | 茶山校区 (具体地点另行通知,请留意各51视频 及手机短信通知) | 主题1:新型抗肿瘤大分子药物在非临床评价中的挑战及解决策略。 背景:药物研发中的高临床失败率提示现有的动物实验结果大多无法外推至病人,如何降低非临床研究结果外推至人体的不确定性是一直探讨的课题。选择合适的动物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非临床研究的相关性。 大纲:1)PD1耐药肿瘤模型的开发及应用;2)适用于ADCC作用机制的非临床药物评价平台;3)如何为细胞因子类药物选择合适的体内评价体系。 主题2: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在代谢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背景:基因工程小鼠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对小鼠基因组进行有目的地改造或修饰,由此产生具有特定表型或特征的小鼠。它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动物模型,在肿瘤、免疫、代谢、神经等疾病研究方面更发挥着重大价值。 大纲:1)常用代谢综合症动物模型;2)基因工程小鼠在代谢紊乱综合症研究中的应用。 |
四、报名方式
请有意向的研究生点击链接//v.wjx.cn/vm/hfToOW4.aspx,填写实验动物科学研究与应用系列讲座(第二期)课程报名表,名额有限,欲报从速。报名截止时间:11月9日24:00(若报名火爆,将提前截止)。
五、其他说明
请各51视频 积极动员同学们把握此次课程学习机会,深入学习实验动物学相关知识与技能,主动提升科研素养,为后续规范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51视频 51视频
51视频 实验动物中心
2025年11月6日
